08-17-2022 01:24 AM
近日,我们分享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单进军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杨勤教授在权威期刊上合作发表的研究性论文:Metabolism | 单进军/杨勤合作发现肥胖人群为何更易感染新冠,研究发现肥胖人群更易感染新冠!文章一经发布,反响特别热烈,许多读者希望能进一步交流解惑。
为此,我们有幸邀请到本文作者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单进军教授,亲自入驻AnalyteGuru,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如果您关于本篇文章有任何见解或疑惑,欢迎您在此帖下@单进军教授,单教授将在此一一解答您的疑惑。还等什么?即刻开启对话,享受与专家大咖的零距离交流、一对一互动吧!
肥胖是新冠病毒(SARS-CoV-2)高病毒载量的既定危险因素,会增加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住院率,患者的愈后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是这一现象的潜在机制目前还未知。SARS-CoV-2主要侵袭肺部,它的刺突蛋白会与肺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在进化过程中,肺发展出了专门的防御系统来预防感染,II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是肺宿主防御系统的前线。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复杂的脂质和蛋白质混合物,脂质占比约90%,主要是磷脂酰胆碱(PCs)。而肥胖的特征是脂代谢异常,推测肺表面活性脂质的改变可能促进SARS-CoV-2感染,导致严重的新冠肺炎疾病。
但迄今为止有关肺表面活性脂质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集中在表面活性蛋白),其原因可能是无法对复杂的脂质做出精准甄别。单进军教授团队利用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FullMS-ddMS2扫描模式可提供精确一、二级质谱信息这一优势,建立了肺表面活性脂质组学分析体系,并将之应于肥胖小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脂质分析,结果发现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肺组织和BALF中的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和1-棕榈酰-2-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PMPC)的含量减少,而肺表面活性脂质中占比最多的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含量水平无变化。
该研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01基金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中医学)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资助。
单进军,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代谢组学中心主任。美国NIH West Coast Metabolomics Center (UC DAVIS)访问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选拔培养对象。
近年来,单进军教授团队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原理。2018年11月与Oliver Fiehn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NIH西海岸代谢组学中心共建“医学代谢组学联合实验室”,建立了基于质谱的一流代谢组学/脂质组学技术平台;同时依托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率先利用“肺表面活性脂质组学”策略研究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肺炎和哮喘等呼吸疾病。相关成果发表在Metabolism、Pharmacol Res、Gut Microbes、Anal Chim Acta、Front Immunol、Phytomedicine等期刊。
日后,我们还会邀请更多的专家大咖入驻AnalyteGuru,为大家分享专家心语,答疑解惑。如果大家有希望对话的学者,也可以在此告诉我们,我们即刻安排上~
08-23-2022 07:27 PM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AnalyteGuru与大家相遇相知。如果大家关于此篇文章有任何见解或疑问,欢迎与我交流分享,一起探讨学术真理。
08-23-2022 07:33 PM
热烈欢迎单进军教授🤗🤗学术的种子总是在交流中萌芽,求知若渴的小伙伴们快来“回复”此帖并@单进军,与单教授零距离交流,一对一解惑吧~
09-15-2022 05:54 PM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和单老师沟通吗?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