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quish Duo UHPLC串联液相工作流程:加速赋能中药质量评价

cancel
Showing results for 
Search instead for 
Did you mean: 

Vanquish Duo UHPLC串联液相工作流程:加速赋能中药质量评价

技术专家
Team TFS
Team TFS

 

1.png

 

 Vanquish Duo UHPLC作为实验室提能增效最佳分析平台,可提供串联、并联、反梯度补偿三种智能工作流程,配合功能强大的Chromeleon CDS 软件,将方法建立、数据处理、报告生成等环节全面实现向导化,进一步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

 

 

1. 应用背景

 

2.png超快速分析目前已经成为中药分析主流趋势,色谱柱充分平衡对于中药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结果而言至关重要,而色谱柱在进样前充分平衡往往需要用起始流动相冲洗10个柱体积以上,以保证多个特征峰的保留时间稳定性,所以在大批量样品分析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平衡时间,色谱检测器或质谱检测器处于较长的等待时间过于浪费。

 

Vanquish Duo UHPLC平台提供的智能化工作流程可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串联液相模式,将平衡时间“隐藏”于运行时间内,两根色谱柱交替连续分析,将检测器的运行效率提升至100%,同时提升分析效率,加速多批次样品分析进程。

 

2. 配置示例

 

◆Thermo Fisher Vanquish Duo UHPLC;型号类别:Vanquish Flex

 

◆系统底座:System Base

(PN:VF-S01-A-02)

 

◆泵:Dual Pump F

(左右泵均配置150μL静态混合器,PN:VF-P32-A)

 

◆自动进样器:Autosampler FT

(带温控,PN:VF-A10-A-02)

 

◆柱温箱:Column Compartment H

(配置两个耐压1500bar二位六通阀,配备两个主动预热器,PN:VH-C10-A)

 

◆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 H

(PN:VH-D20-A)

 

◆套件:串联套件

(含切换阀与Viper管线,PN:6036.2020)

 

◆变色龙色谱管理软件 Chromeleon CDS

 

◆示例样品:牛黄解毒片及其胆酸类成分

(甘氨胆酸;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采用UHPLC-CAD方法实现快速指认。

3.png


3. 流路示例


左泵(黄色流路)作为平衡泵,右泵(绿色流路)作为分析泵,柱温箱内放置两根完全相同的色谱柱。

 

★状态1★

 

色谱柱1在分析流路中进行样品分析,色谱柱2在平衡流路中待用。

 

9.png

△点击查看大图

 

★状态2★

 

上下同时自动切阀,色谱柱1切入平衡流路中冲洗,色谱柱2切入分析流路中直接用于下一针的样品分析。

5.png△点击查看大图

 

4. 测试结果


(1)特征峰快速指认:原65min梯度方法缩短至40.2min分析完成,下图为测试结果,其中色谱柱1-牛黄解毒片样品(黑色);色谱柱2:混合对照品(蓝色)。

6.png△甘氨胆酸RT=20.663min;胆酸RT=27.130min;

猪去氧胆酸RT=30.750min;鹅去氧胆酸RT=36.610min;去氧胆酸RT=37.077min(点击查看大图)


(2)数据处理:样品序列完成后,可插入自定义列,快速识别每一针分析对应的上下两阀的阀位,以及实际色谱柱归属。

7.png

△点击查看大图


串联工作模式配置亮点

 

★智能工作流程一站式选择,双泵分工明确,易于理解;

★无需额外设置切阀命令,双柱可实现自动切换;

★原梯度方法一键式分成两个泵的工作梯度,分析or平衡;

★串联模式支持多种检测器类型,根据实验需要可配置UV/CAD/MS等;

★双柱交替用于多批次中药复杂样品分析,检测器效率最大化;

★色谱柱充分冲洗与平衡,助力获得更稳定的分析结果。

 

5. 本文总结


Vanquish系列液相色谱模块化设计,灵活性高,智能简便,适用于多种检测模式的快速切换。其中,Vanquish Duo可提供串联、并联、反梯度补偿分析等应用,Vanquish 2DLC可提供在线固相萃取、中心切割、Simple Switch等高级功能,且适配不同类型的检测器组合(UV/CAD/MS等),进一步将分析检测的效率实现最大化,分析方法的创新性实现最优化。


· 免费获取·

 

8.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填写资料,即可免费获取Vanquish HPLC and UHPLC Bibliography-vanquish全球文章!


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

@dongdan 

Version history
Last update:
‎08-31-2022 07:46 AM
Updated by:
Contributors